公务员这么难考, 为啥有人考上后还会辞职

  • 首页
  • 新亚真的是苹果授权经销商吗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新亚真的是苹果授权经销商吗 > 新闻动态 > 公务员这么难考, 为啥有人考上后还会辞职

    公务员这么难考, 为啥有人考上后还会辞职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2-02 14:55    点击次数:147

    75个人里只有1个人能考上公务员,这是2024年的真实数据。

    考上了,就等于拿到了「铁饭碗」,从此过上清闲稳定的生活。

    至少大家都是这么想的。

    但真相好像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样。

    看到一组有意思的数据:近5年里辞职的公务员,83%都是入职不到5年的年轻人。

    他们为啥要走?

    调查显示,65%的人提到「工作内容」和「晋升空间」这两个词。

    这数据让人挺意外的。

    按理说,公务员工作稳定,饿不着,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,非要往外闯是为啥?

    要理解这个问题,得先说说体制内的工作是啥样。

    早上来单位,先翻会儿文件,还没看完,领导一个电话来了:「小张,来会议室开会」。

    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,全程就是听领导讲话,做做笔记。

    下午刚坐下,又要写材料,接待群众。

    一天下来跑前跑后的,但总觉得好像啥也没干成。这种感觉最要命,天天忙是真的,但专业能力没提升多少也是真的。

    要是工作内容单一也就算了,更让年轻人着急的是晋升。

    从科员到副科级,按正常路子得熬8年。

    要是想当正科,那得等12年。

    啥概念?

    一个985毕业的年轻人,35岁可能还在干科员的活儿。

    再看看在私企工作的同学,人家说不定都是中层领导了。

    但这个制度设计就是这样,它需要你慢慢来,一步一步熬。

    可现在的年轻人哪受得了这个?

    调查数据显示,90%的年轻公务员都想在35岁前当上科级干部。

    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,这落差谁遭得住?

    还有钱的问题。

    别看现在考公务员的人多,但实际工资真不高。

    拿深圳来说,2024年普通科员税后月薪1万左右。

    放在深圳,这工资也就够基本生活。更扎心的是,看看周围在互联网公司的同学,人家应届生就开2万+,差距一年比一年大。

    以前体制内还有点「额外收入」,但八项规定之后,这些都没了。

    工资就是工资,一分不能多。

    有个调查挺有趣:98%辞职的公务员后来说后悔了,主要原因是「外面压力太大」。

    听起来很矛盾:知道外面不好混,为啥还要往外跳?

    其实仔细想想就明白了。

    工资低也就算了,关键是在体制内待久了,人容易失去奋斗的动力。

    有个辞职的公务员在网上写道:「在单位的时候,感觉自己就是个螺丝钉,哪里需要往哪搬。

    现在虽然忙,但至少知道自己在干啥,为啥干。」

    这种心态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普遍。

    数据显示,深圳、杭州这些城市的公务员辞职率明显高于其他地方。不过从全国来看,公务员的总辞职率其实很低,一直稳定在0.1%。

    为啥会这样?

    因为在不同的地方,当公务员的体验完全不一样。

    经济发达地区机会多,公务员的工资跟当地收入水平比起来差距越来越大。

    而且身边都是高收入人群,这种对比天天在眼前晃,谁能淡定?

    但在欠发达地区,公务员的工资和社会地位相对都不错,自然安心得多。

    选择离开的人,发展路径也不太一样。发达地区的年轻人一般选择去企业或创业,欠发达地区的更倾向于考个事业编,换个岗位继续在体制内发展。

    有个数据挺有意思:有公务员背景的人创业,成功率比普通人高15%。

    这也好理解,在体制内工作过的人,对政策更敏感,人脉资源也更丰富。

    现在不少企业专门设立政企关系岗位,就是冲着这些有体制内经验的人来的。

    但创业真的有那么好吗?

    数据显示,90%的创业项目在三年内就倒闭了。

    即便是有公务员背景的创业者,失败率也在75%以上。

    这么看来,无论是留在体制内还是选择离开,都没有绝对的对错。

    体制内讲究稳定循序渐进,外面的世界节奏快机会多。有人愿意慢慢来,有人想快点冲,这都是普通人面对人生选择时的真实想法。

    要我说,那些离开的人,未必是因为外面多好,可能只是不想在最年轻的时候,就把自己框在一个既定的轨道里。

    至于这个选择值不值,可能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。



    TOP